高级搜索: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电话:(852) 2838 3620

邮箱:sales@silverwing.com.hk

地址:香港新界葵涌葵昌路50号葵昌中心4楼02室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» 新闻资讯 » 行业动态  » 2022年半导体行业分析

2022年半导体行业分析

来源: 时间:2022-01-17 15:14:17 浏览次数:

在全球疫情及中美貿易戰夾擊之下,今年半導體產業很「精彩」,市場分析師預估明年2022也不遑多讓。總體而言,自2019年底開始,在疫情影響下,不僅原物料短缺,各地封城停工的消息也是時有可聞,影響所及,全球半導體產業供需失衡的狀況日益嚴重。一方面,全球對半導體晶片需求持續高漲,推升2021年與2022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營收;但另一方面,晶圓製造的產能卻無法滿足所有需求,導致半導體晶片缺貨已成為全球產業新常態,估計這種情況至少還要維持一、二年。面對地緣政治發展以及全球半導體供需失衡,各國政府積極推動區域半導體供應鏈發展,在晶圓廠積極擴建產能下,資策會MIC預期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供需緊張情況有機會趨緩。此外,AI結合物聯網、汽車電子、化合物半導體等新興技術與應用將驅動更多類型、數量的半導體元件需求持續成長,成為後疫情時代帶動半導體產業成長的主要動能。

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(MIC)不久前舉行《34th MIC FORUM Fall突破》線上研討會,回顧與展望2022年半導體產業趨勢。資策會MIC報告指出,202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達5,509億美元,成長率25.1%;展望2022年,預估全球市場規模將達6,065億美元,成長率10.1%,其中,新興應用發展將驅動半導體元件的長期需求。不過,在製造、封測產能滿載之下,預期晶片市場供需失衡的情況要到2022年才有機會緩解,未來仍需觀察資料中心、邊緣運算與車用等應用市場需求的成長幅度。

圖1. 2021~2022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明顯成長 (資料來源:WSTS,MIC整理,2021年9月)


2021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達新台幣3.6兆元(約1,308億美元),年成長率高達31.8%。半導體需求增長主要來自三個方面:(1) 在疫情影響下,宅經濟帶動的筆電需求、(2) 2020年下半年起智慧型手機與車用電子市場回溫、(3) 美中貿易戰引起的轉單效應。由於全球有80%的筆電是由台灣組裝的,也使得2021年台灣半導體產業表現優於全球。到了2021下半年,半導體成長動能將由疫情相關宅經濟驅動的筆電需求,轉向5GAI、物聯網與車用電子等新興應用。

圖2. 台灣半導體產業在2021年將呈現高成長 (資料來源:MIC,2021年9月)


觀測半導體次產業,資策會MIC指出,台灣IC設計產業受惠於上半年市場對行動運算晶片、筆電晶片與大型顯示器驅動晶片等需求,營收大幅成長,全年產值首度突破新台幣1兆,達1.1兆元(395億美元),年成長率33.3%MIC資深產業分析師鄭凱安表示,各應用領域終端產品對晶片需求將持續增加,有利於IC設計營收成長,不過需留意在全球晶圓代工產能緊缺與產能排擠之下,部分晶片交期將持續遞延,如微處理器晶片(MCU)、電源管理晶片(PMIC)與無線射頻晶片(RFIC)等。

圖3. 終端產品晶片需求高漲推升IC設計產業營收 (資料來源 :MIC,2021 年9月)


資策會MIC表示,2021年晶圓製造產能供不應求,IC製造產值平緩成長,主要來自產品單價持續提升,預估全年為新台幣1.9兆元(688億美元)。鄭凱安指出,半導體晶片缺貨已成為全球產業新常態,伴隨而來的是,簽長約與預付訂金來確保產能儼然成為晶圓代工業者的新營運模式。另一方面,透過漲價反映成本與提高毛利,同時減少重複下單造成供需失衡的情形,預估全年晶圓代工營收可成長20%。針對記憶體領域,DRAMFlash價格持續成長帶動國內記憶體三大廠的營收成長,預期DRAM價格與供貨將在2021下半年達到高點。

圖4. 運算晶片需求帶動先進及高階製程產能增長:台灣晶圓代工製程比重 (資料來源 :MIC,2021 年9月)


三大利好

分析師指出,目前為止,有三個因素推高了芯片銷量:

1.需求。“不同尋常”的消費電子品需求,例如PC 和智能機;

2.價格。供應緊張和需求動態推動價格上漲;

3.產品結構的改善。半導體產品價格的提高和新一代芯片的推出,使得半導體產品結構進一步改善。


四大風險

展望新的一年,分析師們認為,隨著需求增長正常化和新產能加速投產,上述三大市場驅動因素預計將有所減弱。此外,分析師們還點出了半導體領域面臨的四大風險:

1.硬件銷量下滑。在2020 年和2021 年經歷了強勁增長後,半導體行業需求恢復正常,硬件銷量(電腦和電視機等產品) 受到高於預期的衝擊;

2.半導體行業需求減弱。隨著新冠大流行對供應鏈的破壞持續,製造活動的任何一段時間的長期停滯都會打擊半導體需求;

3.宏觀科技形勢。中美爭奪科技主導地位,美國對中國公司獲取關鍵美國半導體製造技術和設備的限制仍在;

4.不利氣候事件。事實證明,“頻率越來越高的異常不利的氣候事件”是半導體行業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,該行業依靠最佳產能利用率來實現盈利。

還有幾個因素預計將“為2022 年芯片行業定下基調”。他指出,除了PC 和服務器等領域的需求正常化外,“無法預測和隨機事件”等因素將影響中國台灣和韓國等主要半導體製造基地。


【詳細內容請見《北美智權報》296期】

首页 | 关于我们 | 产品中心 方案供应商 | 新闻资讯| 联系我们   电话: (86)755-83438118

地址: 深圳市福田区天安数码时代大厦1716室 粤ICP备17091917号-1
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Top